- 主题
- 154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0-8-7
 
|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时治愈,常常关怀,总是安慰”
这是一百多年前特鲁多医生的一句广为医学界尊崇的铭言,在医学题材的影视剧中也反复出现。它至少表达了两重意思;一、医生应该对每个病人有医疗和人文关怀。从伦理的维度,它表达了医学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二、而从生物医学的维度,现代医学的能力依然有限。
与特鲁多医生的时代相比,现代医学有了很大的进步,能治愈的疾病大大增加,雨丝版主在引用这句名言时翻译为“偶尔治愈”,现在情况有所进步故选择了“有时治愈”。但迄今为止,仍然还有很多疾病不能治愈例如几乎所有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
记得在文革时期,大力提倡振兴中医药。不是有种“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的说法吗?因此根据中医能治本的理论,开发治疗常见病“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应该能成功吧,但最终发现各种中医疗法也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慢性炎症。几十年过去了,慢性支气管炎依然不能治愈,但发病率大大降低,半世纪前到处可的老慢支现在很少见了,这不得不归功于抗生素应用,在急性期已经把支气管炎治愈。但慢性的,抗生素也只能控制急性发做。当然过度使用也导致滥用抗生素,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有人认为至今还有百分之八十的疾病不能治愈,这个数据不知来自何方。但它提醒人们“有时治愈,常常关怀,总是安慰”仍然应该是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环境下,患者感觉很难受到人文关怀,只有期盼能够治愈,当面临“偶尔治愈”的现实时感到很无助。因此医学更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精神!
幸运的是在淋巴瘤治疗方面,现代医学成就令人鼓午,特别是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中的大B淋巴瘤的化疗治愈率已经过半。
现代医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疾病的预防和治愈率,但“有时治愈,常常关怀,总是安慰”体现的人文精神永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