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9|回复: 1

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问诊分享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70

主题

817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1-24

一生平安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中国,DLBCL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40.1%。这意味着每10例淋巴瘤患者中,就有4例罹患DLBCL。DLBCL作为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DLBCL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常见部位包括颈部、锁骨、腋下及颌下淋巴结。此外,由于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临近组织,可导致神经疼痛、上腔静脉综合征、咳嗽、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全身性B症状包括持续性发热(通常超过38℃)、盗汗以及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淋巴瘤的存在,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保早期诊断和治疗。

今天,之家服务中心就给大家分享一例复发难治的DLBCL病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患者基本信息

• 女性,65岁

病情发现与确诊

• 2021年8月:1年前发现左锁骨包块,骨科怀疑神经纤维瘤未穿刺;现右侧腋窝包块20余天入院,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 查血:WBC 6.94*10^9/L等指标基本正常,β2微球蛋白1.95mg/L,EB病毒相关IgG阳性。

• 病理诊断:8月10日中国医科大附一确诊右腋窝间变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GCB型),免疫组化示Ki-67 80%+等,FISH示BCL2、BCL6、MYC均阴性;后经北京高子芬、周小鸽会诊,明确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非生发中心起源、双重表达/间变性变异型)。

• 辅助检查:心脏超声左房略大,肺CT见双肺微小结节等,彩超提示多部位淋巴结肿大,PET/CT示多部位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考虑恶性。

治疗过程

• 2021年8月17日-12月9日:完成第1-6周期R-CHOP方案治疗,第5周期因地塞米松副作用减至10mg/日,余剂量不变;期间复查超声示肿大淋巴结缩小,血象有波动。

• 2022年1月26日:行第7周期R-CHOP方案治疗,1月27日超声仍见多部位淋巴结回声。

• 结疗后:予以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两年。

复查与病情变化

• 结疗后定期复查:2022年8月、2023年3月、2023年10月PET-CT均阴性(Deauville评分1分),均提示双侧乳腺组织致密、FDG摄取弥漫增高。

• 2025年5月:复查发现乳腺占位,PET提示乳腺恶性病变,FISH示MYC阴性,目前(2025.6)已完成第一疗程pola+br方案治疗。

患者是一位65岁的中高龄患者,一线治疗顺利但是很遗憾在三年后复发,为此家属委托之家服务中心问诊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

1. 目前患者在使用pola+br的方案治疗,这个方案的缓解率怎么样?或者有没有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可以调整。需要进行中枢预防吗?希望教授能多给几个方案建议,以供后续选择。
2. 基因显示mcd型,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自体移植吗?不移植的情况下需要怎么进行巩固。
3. 如果要介入cart的情况下,苯达已经使用过一次了,继续使用是否对采集t细胞造成影响。

在收到完整资料后,张薇教授很快给出了答复:

根据提供资料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于2021年确诊为DLBCL,双表达非双打击Ⅱ期,接受了8个疗程的RCHOP方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达到完全缓解状态。今年患者在乳腺部位再次诊断出DLBCL,基因亚型为MCD亚型,同样属于非生发中心型。
尽管患者两次确诊的DLBCL在基因亚型上存在差异,但综合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临床经验,不能完全排除两次发病来源于同一个肿瘤克隆的可能性。肿瘤细胞在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基因变异、微环境改变等多种因素,导致其基因亚型出现变化,但仍可能起源于同一肿瘤起始细胞。
建议如下:
1. 初始治疗阶段:采用pola联合ZR GDP方案进行治疗。计划进行四个疗程的该方案治疗。
2. 巩固强化阶段:在完成四个疗程的pola联合ZR GDP治疗后,接续进行两个疗程的POLA联合Z - R - MTX治疗,进行中枢预防。
苯达使用多次后会影响后续细胞治疗,因此,在当前治疗方案制定时,优先选择对未来细胞治疗影响较小的药物组合,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在整个疾病治疗周期内获得更优的治疗选择和预后效果。

如有进一步的需求,后续治疗可以来门诊咨询,带齐影像学资料。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患者复发后的病灶位置与初治部位截然不同,这次有了乳腺浸润,那么就要进行中枢预防,张薇教授也给患者提供了方案。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预防,这里也找到了雨丝大神@橙色雨丝 之前写过的帖子,供大家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D_krHRspCjaE19pfzUOnOQ

如您的病例也需要权威专家的建议,可直接向我在平台内私信,或加下方二维码微信,或联系13521270579,感谢您对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的信任!

(本文已获患者授权发布,基于真实医学案例改编,关键诊断细节属实,患者信息已匿名化处理。医学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3

主题

449

帖子

6002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就诊医院
四川
最后登录
2025-11-24
发表于 6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