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3|回复: 1

[医学前沿] 2025 ASH 快报|多靶点 CAR-T 疗法破解 R/R B-NHL 抗原丢失治疗难题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73

主题

1521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1-16
发表于 昨天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整理:2025年ASH资讯

引言

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的「学术风向标」之一,美国血液学会(ASH)始终引领着血液病研究与诊疗的创新方向,其每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更是汇聚全球顶尖智慧的行业盛会。

2025 年 11 月 3 日,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官网正式上线本年度摘要,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将集中呈现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来自中国学者的 CAR-T 研究数据引发关注,一项关于 CD19/CD22/CD20 多靶点 CAR-T 疗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NCT07093086),针对 R/R B-NHL 患者多线治疗失败、抗原丢失等临床难题展开探索,其初步安全性与疗效数据备受关注。以下将对该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07e2a42a518559fb799b720b55d6e19e.png
Abstract Number: abs25-7383

05dbd558790abd476c429cc3065d314a.png

中文摘要标题:CD19/CD22/CD20 多靶点 CAR-T 疗法用于治疗难治性 / 复发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作者:柳喜洋

研究团队: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等多中心

研究背景

CAR-T 疗法已显著提高难治性 / 复发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 B-NHL)的缓解率,但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高危难治患者,包括 CAR-T 治疗失败或疾病进展者、存在抗原丢失或下调者,现有治疗方案效果有限,亟需新型治疗手段。

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展 CD19/CD22/CD20 多靶点 CAR-T 疗法临床研究,探索 CD19/CD22 双靶点 CAR-T 与 CD19/CD20 双靶点 CAR-T 联合输注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首次人体、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临床试验编号 NCT07093086)。患者先接受清淋化疗,之后连续两天依次输注两种双靶点 CAR-T 细胞:第一天输注 CD19/CD22 双靶点 CAR-T 细胞,剂量范围为每公斤体重 2.8×10⁶至 1.0×10⁷个;第二天输注 CD19/CD20 双靶点 CAR-T 细胞,剂量范围为每公斤体重 3.5×10⁶至 1.0×10⁷个。

研究目标分为主次两类:主要目标是评估疗法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按 ASTCT 2019 标准分级,疗效按 Lugano 2014 标准评估;次要目标是开展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评估,分析 CAR-T 细胞在体内的扩增、存续规律及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研究纳入时间为 2024 年 9 月 20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共 12 例 R/R B-NHL 患者入组,整体病情高度难治。患者中位年龄 53 岁(范围 26-67 岁),男性占 83%(10/12);疾病分型包括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7 例、EBV 阳性 DLBCL 2 例、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TFL)2 例、高级别 B 细胞淋巴瘤(HGBL)1 例。92%(11/12)为 IV 期疾病,75%(9/12)IPI 评分≥3 分,58%(7/12)ECOG 体能状态评分为 2 分;67%(8/12)存在 TP53 突变,58%(7/12)Ki67 指数 > 75%,58%(7/12)为双表达淋巴瘤,17%(2/12)为双打击 / 三打击淋巴瘤。

既往治疗线数中位值为 3 线(范围 2-5 线),58%(7/12)接受过≥3 线治疗;17%(2/12)曾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0%(6/12)有既往 CAR-T 治疗史(5 例单靶点 CD19、1 例 CD19/CD22 双靶点),其中 2 例使用商业 CAR-T 产品(relmacabtagene autoleucel 或 axicabtagene ciloleucel),4 例参与其他 IIT 研究。92%(11/12)存在结外受累,50%(6/12)结外受累部位≥2 个;58%(7/12)为难治性病例,42%(5/12)为复发性病例;83%(10/12)在细胞单采后接受桥接治疗。

安全性结果

该多靶点 CAR-T 疗法安全性良好,75%(9/12)患者出现 CRS,仅 17%(2/12)为 3 级 CRS,经支持治疗后均缓解,无 4-5 级 CRS 发生;所有患者未观察到任何级别的 ICANS,也无 CAR-T 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未出现超出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

疗效结果

疗法在高度难治患者中疗效显著,最佳总体缓解率(BOR)为 75%(9/12),其中 67%(8/12)达完全缓解(CR),8%(1/12)达部分缓解(PR)。

在 6 例既往 CAR-T 治疗失败的患者中,BOR 达 83%(5/6),67%(4/6)达 CR,17%(1/6)达 PR;1 例既往 CD19/CD22 CAR-T 治疗后 CD19/CD20 完全丢失表达、仅 CD22 弱表达的患者,接受本疗法后仍达 CR。

药代动力学结果

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CAR-T 细胞中位达峰时间(Tmax)为 14 天(范围 7-21 天),中位峰浓度(Cmax)为 51600 拷贝 /μg DNA(范围 1400-324000 拷贝 /μg DNA),中位 0-28 天曲线下面积(AUC₀₋₂₈)为 365639(范围 12278-2682795)。

应答者的 Cmax(88500 vs 15400 拷贝 /μg DNA)和 AUC₀₋₂₈(1100604 vs 105494)显著高于非应答者,且 CD19/CD20 双靶点 CAR-T 细胞体内扩增效果优于 CD19/CD22 双靶点 CAR-T 细胞。

研究结论

CD19/CD22/CD20 多靶点 CAR-T 疗法在多线治疗失败的高度难治性 R/R B-NHL 患者中,包括既往 CAR-T 治疗失败、抗原丢失 / 下调患者,展现出良好安全性和显著疗效,为临床解决难治、复发、抗原逃逸难题提供新型选择。
当前研究样本量小(12 例)且随访时间有限,未来需在更大规模队列中研究并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推动临床应用。

资料来源:
https://submit.hematology.org/program

扫码可下载文献原文
211db3f1bca4ed96c04a13f899abfbdd.png
END
供稿:洪飞 | 排版:蒲蝶 | 审核:关关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5

主题

999

帖子

1653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
保密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1-16
发表于 昨天 2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卡替鸡尾酒出来啦。相信很快会有更多便宜有效的新药出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