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哈尔滨,我见到了两位特殊的家人——刚子和图小米。他们是2011年创建淋巴瘤之家时就在的最早期的病友,也是康复路上走了整整15年的“老战友”。
刚子:从“美术组长”到幸福人夫
刚子一开口,熟悉的东北口音就回来了。网站刚成立那会儿,他的网名还不叫刚子,叫“美术组长”,这次见面才知道那时候全校就他一个美术老师,他就自封了个组长。
他得的是弥漫大B,确诊前经历了近一年的波折,从咳嗽发烧进展到全身骨头疼。全身70%的骨骼受侵,无法走路,上厕所都得爬着去。
手术、化疗、放疗、再化疗、自体移植……他一步一步,硬是扛了过来。
十五年过去,眼前的刚子早已褪去病容。我们一起吃饭、喝酒,畅聊到深夜。如今他已结婚,生活美满,说起妻子连袜子都不让他洗,脸上全是藏不住的幸福。
刚子想对病友们说:“现在淋巴瘤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也都和国外几乎同步接轨,大家真的要有信心。”
图小米:与滤泡共存的“常胜将军”
来自长春的小米,是个滤泡淋巴瘤的老兵。她一路见证了国内淋巴瘤治疗技术的发展。
她的治疗并非一帆风顺。滤泡容易复发,她也曾因此深受打击。但她告诉我们:“我现在就参加着EZH2联合R2的临床试验,效果很好。我自己就是新药进步的受益者。”
小米想对大家说:“滤泡的治疗手段一直在更新,一定要有信心。坚持治疗,听医生的话,多和病友交流,会看到好结果的。”
我们都在,一起慢慢变老。
看着他们俩,我心中感慨万千。
我自己也康复十五年了。淋巴瘤之家成立十四年来,陪伴了数万病友,也见证了太多人的蜕变与成长。
十五年前,我们因淋巴瘤相识;十五年后,我们还在,我们的友谊也一直都在,真好!
我希望正在治疗路上的淋巴瘤病友能看到本期《老友记》,这条路有人走过来了!
未来,希望能见证更多病友的康复。
也希望刚子、小米和我,能就这样,一起慢慢变老。
作者 洪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