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血管免疫母代问诊分享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8

主题

814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1-10

一生平安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在聊今天的病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管免疫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系统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结,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常伴有明显的高内皮小静脉(HEV)增生和滤泡树突细胞增生为其重要特点。

患者群体:AITL主要影响59至65岁的老年人,男性比例略高。典型病例表现为亚急性或急性全身性疾病,可能在药物或病毒感染后出现。患者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测试通常揭示多种血液学、生化和/或免疫学异常。最常见的改变包括贫血、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他常见发现包括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各种自身抗体的存在。

形态学和免疫表型:AITL在淋巴结中表现出独特的病理特征,可分为三种重叠的结构模式。典型病例(模式III)以完全丧失结构为特征,常伴有包膜和周围结节浸润,无残留B细胞滤泡。

近期,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收到了一份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病友的代问诊,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情况吧!

一、病情发展与诊断历程

患者:女,68岁
诊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III期
起病(2024年初):出现周期性发热、淋巴结肿大伴疼痛,抗感染治疗无效。
诊断波折(2024年5-10月):初次淋巴结活检仅提示“增生”,后因淋巴结持续增大并出现左腿水肿,行PET-CT提示全身多发淋巴结代谢增高,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
确诊(2025年1月):最终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

二、治疗方案与卓越疗效

治疗方案:自2025年2月起,接受 BV+CMP方案化疗(维布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米托蒽醌脂质体+地塞米松),共完成8周期。
疗效评估:中期评估(4疗后):PET-CT显示病灶显著缩小、代谢降低,Deauville评分3分,疗效良好。
结疗评估(8疗后):PET-CT显示原代谢增高处无异常代谢,Deauville评分2分,标志着完全缓解(CR),成功结疗!

尽管取得了CR,但患者和家属仍面临一些结疗后的常见困扰,并对后续治疗存在疑问:

1.  残留症状:颈部淋巴结有发胀、牵扯感,并出现37.3℃左右的低烧。
2.  血象不佳:结疗后1个月,白细胞(3.08)、血红蛋白(102)仍低,单核细胞(18.2)偏高。
3.  维持治疗抉择:本地医生建议长期口服戈利昔替尼(担心副作用),或进行2次 BV+PD-1 巩固化疗。
病友疑问:是否有必要做彩超确认淋巴结?发烧和血象差的原因?戈利昔替尼之外有无更好选择?BV+PD-1巩固是否必要?

在之家服务中心收到资料的两天内,我们整理好了患者的详细情况交予张薇教授,并得到了答复:       
根据以上资料看,患者为老年女性,病史一年余,明确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III期。
接受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COP-MINE(CMP)方案治疗,中期及治疗结束时评估均为完全缓解(CR)。目前存在骨髓抑制、乏力及间断感染症状。

建议如下:
1. 结束治疗后,可先予西达本胺维持治疗(每周仅需服用两次)
2. 无需维布妥昔单抗维持
3. 患者使用高瑞哲(戈利昔替尼)需注意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风险,因此建议采用西达本胺维持治疗即可。
4. 如有进一步的需求,后续治疗可以来门诊咨询,带齐影像学资料。

这个病例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信息和宝贵的经验:

信心与希望:老年AITL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同样可以实现完全缓解,家人们一定要树立信心。
治疗成功:BV+CMP方案对于AITL显示了出色的疗效,8疗程后达CR是巨大的胜利。
结疗后的管理是关键:淋巴瘤治疗“结疗不等于终点”,后续的维持治疗和康复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专家意见的价值:在维持治疗方案出现分歧时,寻求顶尖专家的第二意见,能帮助选择更优化、更个体化、风险更可控的维持方案(如本例中的西达本胺),避免潜在的过度治疗或风险。
病理会诊的重要性:在当地医院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了近一年才确诊,在病理疑难时尽早进行病理会诊十分关键。
祝贺这位病友取得阶段的胜利!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道路曲折,但科学治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终会迎来曙光。

如您的病例也需要权威专家的建议,可直接向我在平台内私信,或加下方二维码微信,或联系13521270579,感谢您对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的信任!

(本文已获患者授权发布,基于真实医学案例改编,关键诊断细节属实,患者信息已匿名化处理。医学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