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95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医科院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胃部malt淋巴瘤
- 目前状态
- 康复5-1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胃部malt淋巴瘤
就诊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2025-9-11
|
恶性肿瘤治疗的核心方式之一是化疗,在化疗所有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今天洋葱课堂与大家分享化疗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处理。半分钟读全文
化疗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恶心和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随着止吐药的更新,将近70%-80%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基本上能完全缓解。
便秘是肿瘤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合理的膳食结构、正确的排便习惯、合理规范化使用通便药物可以改善症状。
最常引起化疗相关性腹泻的抗肿瘤药物是氟尿嘧啶类和伊立替康,治疗主要加速黏膜修复并预防继发性感染。
恶心和呕吐
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 是化疗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随着止吐药的更新,将近70%-80%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基本上能完全缓解。
CINV按照发生的规律可以分为5种类型:
急性恶心、呕吐:指给予化疗药物后24h之内发生。主要是通过引发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
延迟性呕吐:给予化疗药物后24h后发生(持续6—7 d)。主要是P物质破坏血脑屏障,胃肠功能失调所引起。
预期性呕吐:由条件反射而引起,主要是由于既往化疗中恶心、呕吐控制不良所致。
爆发性呕吐:即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
难治性呕吐:预防性和解救性止吐治疗均失败的呕吐。
致吐与止吐
CINV是一个由神经通路、神经递质和受体参与的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止吐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介导呕吐的神经递质或其受体而达到抑制呕吐的目的。
5-HT3受体拮抗药:
第一代:包括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半衰期普遍较短,对急性呕吐控制较好。第二代:帕洛诺司琼等,半衰期较长(可达40 h),亲和力较第一代强30~100倍,对迟发性呕吐的控制率效果非常好
皮质类固醇
临床常用于止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地塞米松,它对迟发型呕吐控制较好,且有较好的经济性。通常与5-HT3受体拮抗药等药物组成联合止吐方案,同时提高对急性和慢性的恶心、呕吐的控制率。
NK-1受体拮抗药
NK-l受体拮抗药通过与P物质竞争性结合P物质受体发挥止吐效应,代表药物有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此类药单用效果不明显,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5-HT3受体拮抗药联合使用,对高致吐化疗药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他止吐药
甲氧氯普胺、奥氮平、中医内服外治等。
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肿瘤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https://mp.weixin.qq.com/s/atNJ4T_V0ypaRgqaHgfz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