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41|回复: 5

[基础知识] DLBCL 患者的预后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3

主题

727

帖子

1386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
山西省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18-10-14
发表于 2017-3-15 03: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西
1. 与 DLBCL 预后相关的参数

除了传统的 IPI 和 NCCN-IPI 预后评分系统,近年来,还有许多研究分析各种影响 DLBCL 预后的参数。

临床相关参数有:中间 PET-CT 评估阳性、骨髓早期侵犯、低白蛋白血症、瘤体>5 cm、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诊断时的贫血和高 CRP 等——这些都可能与难治相关。

检测相关参数有:CD30 阳性,Ki-67%>80%,CD59 高表达,CD20 低表达,血清高表达 sIL-2R、sCD27、IL-18,高β2 微球蛋白,循环肿瘤 DNA 检测,HLA-G 多态性以及多种基因突变和原癌蛋白高表达等等。但这些参数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分析并明确。

2. CR 后的复发率

最近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一组大样本的临床数据,随访了 1621 例 DLBCL 初始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或CRu的患者,初始化疗均为一线R-CHOP 或者 R-CHOP 样方案,中位随访时间 85 个月,以配对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了初始治疗后长期缓解患者与配对普通人群的生存差异。从临床角度分析,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复发的概率有 2 个独立因素:缓解的时间和年龄。

统计方式采用了末次治疗后生存期(pOS),末次治疗后无事件生存期(pEFS)和标准化死亡率(SMR),即 DLBCL 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评估了患者在 pEFS 不同时段(6 月,24 月,36 月,48 月和 60 月)的 SMR。

结果发现:DLBCL 患者 5 年 pOS 明显低于对照组(78% 比 87%)。基线(治疗结束)SMR 为 1.75,随后 SMR 明显降低,pEFS24 降低至 1.27,pEFS48 为 1.32。进一步年龄分层分析,年龄 <50 岁的患者在 pEFS24 时预期生存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别(5 年 pOS,99% 比 99%; SMR 为 1.11)。在所有 222 例年龄<50 岁的患者中,只有 8 例患者(4%)在随访期间死亡。相比之下,在年龄 ≥ 50 岁患者组,即使达到 pEFS60 仍然提示死亡风险增加(SMR,1.36; P = 0.001)。

1621 例患者在治疗后的前 10 年与对照组相比,剩余寿命降低平均为 1.07 月/年。达到 pEFS24,pEFS36 和 pEFS48 的患者中,剩余寿命降低分别为 0.31 月/年,0.29 月/年和 0.29 月/年。



总体 5 年疾病复发率为 18%,在 pEFS24 组则降低至 8%,在 pEFS48 组别,5 年疾病复发率在<50 岁,50~60 岁和 ≥ 60 岁年龄组分别为 4%、7% 和 10%。

死亡风险主要来源于早期和晚期复发,占了所有死亡的 40%,其次是并发二次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淋巴瘤复发概率下降而其它并发症风险增高,超过 pEFS48 个月后,患者患其它癌症的死亡风险与淋巴瘤复发的风险相似。

总共有 83 例患者在随访中患其它肿瘤,其中死亡 13 例(16%),分别为 5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 8 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小结

初治患者达到 CR 或 CRu 后,随着缓解时间的延长,复发风险降低;
年龄是独立预后因素,<50 岁患者预后好,没有性别差异;
初始治疗后疾病控制良好并无事件生存期超过 24 个月后,患者生存期接近普通对照人群;
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需要关注后续二次肿瘤的发生和心血管不良事件。
复发 DLBCL 的挽救性治疗

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治疗复发 DLBCL 方案。

一个理想的挽救性治疗策略是:诱导治疗期达到 >60% 的 CR,可以顺利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随后进行维持治疗在这种策略下, ~60% 晚期复发患者生存期可以超过 5 年。然而,一旦患者不适合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会非常棘手。

传统的挽救性化疗方案 R-ICE、R-DHAP、R-ESHAP、R-GEM-P 方案仍然被推荐。

目前正在尝试新靶向药物的联合化疗,如 HDAC 抑制剂 Valproic acid 和 Belinostat,Bromodomain 和 extraterminal 的抑制剂 OTX015,VEGFR 及其激酶抑制剂 Vatalanib 和 Sunitinib, BCL-2 抑制剂,Ibrutinib 以及针对 CD30、CD19 和 CD40 的各种单抗等等。这些新药联合化疗的总体有效率约为 50%,CR 率约为 30%,但是从目前获得临床数据分析,这些药物并不优于传统联合化疗方案。

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可以采用维持治疗来预防疾病再次进展和复发,可能有效的维持治疗药物有下列 6 种:rituximab、enzastaurin、lenalidomide(来那度胺)、everolimus、radioimmunotherapy 和 PD-1 抗体。部分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并未显示患者获益,其中,lenalidomide 和 PD-1 抗体最有希望,小样本数据显示可以提升患者有效率并延长生存。

CAR-T 治疗同样引人瞩目,研究最多的是抗 CD19 的 CAR-T 疗法。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引导的 CAR-T 治疗 9 例复发难治的 DLBCL,其中 4 例获得 CR。在 ASH2016 会议上,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公布了 ZUMA-1 的 2 期 CAR-T 免疫疗法结果,DLBCL 组的总缓解率在 3 个月末为 39%,同时观察到伴随严重不良事件包括神经毒性(25%)和细胞因子风暴(14%),临床试验中有 1 位患者死于免疫系统的过度应激。

小结

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措施;
不适合移植的患者挽救性治疗后建议维持治疗,推荐药物来那度胺和 PD-1 抗体;
新药的不断研发和临床应用,期望可以筛选高效低毒的联合用药方案;
CAR-T 免疫疗法持续获得关注,在国内外大型的血液中心均在谨慎又积极开展相关临床试验。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主题

414

帖子

249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18-1-9
发表于 2017-3-15 05: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424

帖子

1698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3-1-16
发表于 2017-3-15 07: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1

主题

2988

帖子

1304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
选择
最后登录
2021-11-23
发表于 2017-3-15 08: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

主题

865

帖子

2645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19-6-28
发表于 2017-3-15 09: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给了很大信心,再坚持1年就基本治愈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7

主题

927

帖子

663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
郑大一附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19-2-15
发表于 2017-3-17 14: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好帖,只记得5年康复视为痊愈,还有这么深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