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5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1-3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目前状态康复1-3年
最后登录2025-9-28
|
发表于 2024-12-28 15:0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尾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世界各个地区不同文化都认同这个理念。至于你说的植物元素,几千年前的人类认识停留在阴阳五行;几百年前人们才知道是元素周期表里一百多种元素和其组成的化合物;几十年前屠呦呦人工在成百上千的植物中找到治疗疟疾有用的化合物,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024年的诺奖分别是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蛋白质结构预测与设计。说白了现在绝大多数药物如果光靠在传统的植物中找根本不够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和人工智能药物发现(AIDD),可以做到人工合成、设计和筛选十几亿种化合物,并在其中找能治病的。就像淋巴瘤,就算把世界上所有植物都试一遍也找不到药效好的,现在治疗淋巴瘤最有效的药物都是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这些人工合成和改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