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9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医科院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胃部malt淋巴瘤
- 目前状态
- 康复5-1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胃部malt淋巴瘤
就诊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2025-5-18
|
早期胃癌“异位异时性复发”的机制是什么?
胃癌每年在全世界造成100万人以上的死亡。但是,近年来随着内视镜技术的普及,在早期的状态下被发现并通过内视镜治疗得到治愈的机会也增加了。胃癌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粘膜损伤,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新胃癌发生的风险。但是对早期胃癌,通过内窥镜治疗治愈,即使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也有5~ 15%的人会发生胃癌的异位性异时性复发。这个复发的风险,从背景胃粘膜的内视镜的观察和病理的观察等,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想,不过,机制的详细至今不明。
因此,研究小组此次为了阐明这一机制,采集了早期胃癌内窥镜治疗后进行幽门螺杆菌清除的患者的背景胃粘膜,利用其RNA进行了全面的基因表达分析。
复发群的大弯褶的肿大在幽门螺杆菌除菌后也继续
在这项研究中,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在早期胃癌内窥镜治疗后,并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后接受随访的患者中,以胃癌复发的患者5人(复发组),胃癌未复发的患者5人(控制组)为对象。分别对内窥镜检查时得到的结果和采集的背景胃粘膜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
https://mp.weixin.qq.com/s/Lqd4RU-lI94Xr__MXOPtZ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