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40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上海闸新中西结合医院
- 病理报告
- 外周T细胞淋巴瘤
- 目前状态
- 康复1-3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外周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上海闸新中西结合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1-3年
最后登录2025-6-4
|

楼主 |
发表于 2023-4-21 08:3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战斗先生 发表于 2023-04-21 00:33
少年患纵隔占位的淋巴瘤/伴颈部累及,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与霍奇金淋巴瘤多数。
1、瘤细胞HE切片形态学其实是待排,说明瘤细胞形态学类似。
2、复发后,少年用的方案其实并不强且和霍奇金淋巴瘤目前常用的二线靶向治疗方案一样,并且效果也很好。
我曾经有个大胆的假设,在病情类似、HE切片瘤细胞类似、治疗方案相同且疗效一致的前提下,不排除这两个肿瘤去做二代基因测序或者基因表达谱分析,或许有很多共同的高频基因突变。不需要因为会诊为ALK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就对未来的治疗信心不足。
曾经一线治疗强度已经足够,复发后用了靶向治疗疗效达到预期,且中间纵隔穿刺过一次,未发现肿瘤。如果按照增强ct评估+病理的思路看,其实已经CR。按照petct的suv来看,活性没有CR,此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保持警惕避免治疗不足,坏处是部分医生唯petct论,但其实就是有患者“带petct的suv”长期生存,且也有患者petct的suv永远下不去。这一点,我对复旦肿瘤医院的淋巴瘤医生很有信心。
目前,推荐继续靶向治疗合适疗程,然后可以做个自身干细胞移植。自体移植后,可以考虑放疗(虽然年龄较小的孩子谨慎放疗,不过这孩子毕竟纵隔占位有复发史)
谢谢你,劳您费心了,实在是特别感谢
有这么多人关心我,非常感谢各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