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开始,鼻子出现间歇性鼻塞,以为是鼻炎,在地方小医院就诊,期间吃过各种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病情有所缓解,停药后反复。10月份,双侧鼻孔都不通气,只能用嗓子呼吸,嗓子也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才引起重视,11月2日,在同仁医院就诊。
因为同仁医院的耳鼻喉科非常权威,所以慕名而去。当天坐诊的专家用鼻镜查看了老爸的病情,非常细的鼻镜仪器深入鼻腔,就伴随有出血症状,医生说里面肿的很厉害,建议拍加强CT,同时开了些中成药、喷剂、清洗鼻腔的药,回去坚持用药,病情有了控制,周二去取CT结果,同时找鼻科、喉科、头颈外科的专家分别加了号。
鼻科的王向东医生看了CT之后,第一时间让我带着父亲先看病,在初步检查之后,安排父亲做了鼻部核磁,并取了活检。医生并没有做什么初步的判断,只说等病理结果出来才能诊断,这期间不用吃什么药。
由于伴有喉咙嘶哑的症状,我又找到喉科的王小轶主任,医生在初步检查后表示不排除有喉癌的可能,并安排做了喉部CT和喉镜。我一下子就吓懵了,老爸还在诊室外等着,我蹲在诊室里嚎啕大哭。第一次觉得,老爸还这么年轻,我才刚刚长大,开始工作,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王主任建议我找头颈外科的专家会诊,于是找到了头颈外科的于振坤医生,结果同样是要拿病理结果说话。
漫长的等待持续了一周,病理科打来电话,说可能是血液病,需要进一步免疫试验。
每一次期盼,收到的总是最坏的结果。11月13日,同仁医院出具病理学报告,NK/T细胞淋巴瘤。我心中的支柱在这一刻轰然坍塌。
之前也在网上了解过一些这种病症的治疗和预后,都不是特别理想。
不死心,拿到结果后,又来到协和医院,血液科,病理科,会诊的结果似乎让我看到了希望,协和医院的专家说结果不十分明确,建议找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同一天,同仁医院血液科建议老爸住院接受治疗,同时预约了第二天去307医院做PET/CT。
11月15日,等PET/CT结果的同时,挂了307医院淋巴瘤科张伟京主任的号,建议住院治疗,同时,建议找友谊医院周小鸽教授会诊病理结果。
办好住院手续,我和老公驱车赶往友谊医院。这里真的要特别感谢友谊医院病理科的各位医生,当天中午左右拿到样片后,我在回307的路上就接到了了解病情的电话,问我父亲的病史,病症,并细心的听我念完所有的核磁诊断结果及PET/CT结果,后来我才知道,打电话来的,正是周小鸽教授本人,他第一时间看了老爸的病理切片,并做了回访,同时向我说明的他的观点:有一项指标能证明是NK/T,另一项不太明显,建议我去同仁医院借蜡块做10个白片做进一步会诊。我在其他医院经历了太长时间的等待,特别是知道病情之后,每一天的等待都预示着病情可能更严重一些。周教授理解病人和家属们的心急如焚,同时更本着严谨的态度劝导我做好病人的工作,在确诊前暂时悉心等待几天,他说,化疗对病人的伤害是不容小觑的,我们都不希望耽误病情,也更不希望误诊给病人带来额外的伤害。
11月16日,带着所有检查结果,我再次来到友谊医院,工作人员在得知是周教授让我来的时候,很遗憾的告诉我周教授外出开会了,他会替我转交,正在我迟疑的时候,周教授风尘仆仆的赶来,他说自己刚下飞机,去食堂打了份饭,周教授非常和蔼,听我说明来意,不由分说的放下手中的饭盒,耐心查看我的检查结果、胶片,并再次询问了病情,周教授说,今天已经周五了,明天可能出不来结果,最迟周一或是周二,我一定尽快。当时的心情,真的不只用感激来表达了。从开始就诊以来,我和父母奔波于各个医院,受了无数的冷漠,不温不火,第一次遇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这么好的医生,不仅医术权威,更是医德可敬。周教授走后,我们全家商量要不要在友谊医院从新做一次活检,以确保万无一失。再次找到周教授,他正在吃饭,得到他的肯定后,挂了耳鼻喉科的专家号,取了2块活检,耐心等待结果。我们的心里,又重燃起了希望。
11月19日夜里11点多,收到友谊医院的短信,让第二天去取病理结果。内心是忐忑的,同时更是充满希望的。白片的结果还是NK/T,打车去307的路上,我哭得一塌糊涂,总在想,为什么会是这样,我的老爸本本分分一辈子,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遭遇这样的不幸。下车的时候看到爸妈已经在医院门口等我了,他们已经从电话里知道了结果,看似平静的安慰我,那就好好治病吧,肯定会没事的。
下午,将会诊结果交给主治医生,开始制定治疗方案,然后就是各种签字,交押金。
11月20日,老爸开始埋管,下午5:40开始第一次化疗。
老爸加油,我们全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