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子里,遇到新来的病人,家属要和大夫们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之后,要定下治疗方案。这时候经常会听到病属们会说类似于“只要把病治好,钱不是问题”,“就是卖房子卖地,也要把他救活”的话,出于抢救亲人的迫切心态,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这样的表述,真的叫作只表达,而不考虑后果。话说得重一点,可能你的良好愿望反而会适得其反,最后成了“病也没有治好,钱也成了问题”。 写到这里,大家要问为什么?请问,您说这句话,除了自己表态,表达一种心愿之外,在医患沟通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坦率地说,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下,医生既不是白衣天使,也不是黑暗希斯,如果你运气好,可能会遇到一位医德非常高尚,完全从患者利益考虑的好大夫,她会替你考虑你整个治疗的方方面面,从身体到经济地帮你考量,为你设计一套疗效又好,又经济实惠的合适方案;而也有可能遇到一位从经济利益考虑问题的大夫,人家也要从医院甚至个人的角度来考虑一些问题呢,给你来个疗效差不多有点风险,不过保证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我们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多少医患纠纷不就是源于此吗? 这时候的医生所扮演的角色,倒是有点象个销售大宗商品的导购(比如房子或汽车什么的),有的会考虑客户的具体情况为你设计出一套采购方案,也有的会想反正你不差钱,那么看你肉厚就多来点吧!那么请问除非你是真的钱多的不计较,谁会作这些重大投资的时候去和中介或者卖家说“不差钱,有啥好的就尽管上吧!”?这时候反而你买的还不是最合适的,反而是最贵的。毕竟,面对专业性这么强的领域,咱们病人是外行,医生是内行,以业余对职业的,你能比得过明白吗?他给你开点药,有用没用甚至有负作用,你能分辨得清吗?毕竟,癌症是一个重度的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的病,慢性病慢性治,后面的路很长,从精神到经济上的负担都很重。按我主治医生的话讲,这是一个马拉松,而不是一个冲刺跑;我朋友说,珠穆朗玛峰不是一口气冲上去的,所以一定要长计划。所以对于医生类似于盘家底的问题比如“他的病很重,在经济上压力很大,你们家属是个什么态度?”一定要有个考虑。当然我的意思不要也负面地理解,医生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很正当啊,有余力则用风险小,但是成本高一点的方案;经济条件差的就可能使用风险大些,但是能省一点的方案;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希望病属们能以一种慎重冷静的态度考虑后再回答,既不要过分警惕防范也不要毫无思量脱口而出。 当然,也存在一些患者确实条件非常好,真的是不差钱,这就没事了吗?!别以为这么简单,花钱事小,到这里来治病才是重要的。我真见过有富贵病人到医院来烧钱的,吃的就不说了,只住层流病房,吃得水果都是一个桃子八块钱,自己从老家请来厨师作顺口饭,用的药都是顶贵顶贵的,用的方案都是最大劲儿的。如果治病非得要这样才能治好,那咱们这样的普通百姓还是洗洗睡吧,真是搭不起。可是我还是看到这位老兄无奈宣告不治。所以说有钱了未必对你来说是最好的,就是怕的过度治疗,不看方案合适不合适自己,这个方案你的身体啊脏器啊承受得承受不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听是最好的最贵的就来吧,药不对症,伤身不治病!这就不是钱的问题了,是关乎性命的问题! 我的建议是和大夫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尽可能让大夫先报方案,有点技巧的回答是,我们家属当然尽我们的努力。想听听大夫的方案,有哪些选项,让我们参照对比,好好考虑一下。重点关注的是药效,副作用,周期,费用,一定要多几个方案。这个时候,既能看出医生的医德也能看出水平。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是根据你的病情和药效来分析的,我觉得出发点还是不错的。如果医生的话里话外带着你不听我的就没戏这种优越感,你反而要镇定,千万不要被这种别有用心的讲话吓住。在听完几个方案之后,告诉大夫回去和家人与病人考虑一下;然后带着大夫报的方案再赶紧找关系,在别的医院或者大夫那里咨询,让别的懂行人帮你参谋一下。千万不要在这么大的事上马上作决定,但是也不能耽误太久。既是为治疗争取时间,也是对医生的尊重,和医生搞好关系,不是简单地送礼物送钱这么简单的,互相的信任和尊重才是第一位的。 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确诊的病友和家属们有所帮助。 最后我真心提醒大家,在和大夫们的谈话中,要慎重!要慎重! ![]() |